第一百零一回:郧县大丰仓:湖北最古老的粮仓2

  大丰仓内存有大量历史碑文

  大丰仓院内存留的古碑弥足珍贵。2011年,郧县文物局把流落在周边城乡的一批古碑、牌坊集中于大丰仓院内。古碑基本没有健全的,有些被人凿有安放柴油机的圆洞,有些存放年代已久,沾有不少泥巴,字迹无法看清。

  然而在这碑文中,至为珍贵的明代嘉靖年间郧阳巡抚吴桂芳撰文碑。据了解,郧阳巡抚吴桂芳撰文碑的规格是240×121×28厘米,上下各有残断的榫卯,看来此碑原有碑帽、碑座形制应该比较大。可惜碑下部三分之一还有尺余厚的混凝土、钢筋等粘连,中间有若干行字被人为凿去,难以见其全貌了。

  据史料记载,吴桂芳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月从福建巡抚调任郧阳抚治,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月已调离郧阳总理治理黄河事宜,吴百朋代之抚郧;9月,康朗又代吴百朋抚郧。吴桂芳在郧任职仅半年时间,并未对郧阳府学宫改建,《改建郧阳府儒学记》是在总理河道任上所写。因为该碑文之后的落款至今仍清晰可辨:“嘉靖龙集癸亥(嘉靖四十二年)仲秋 赐进士出身嘉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奉敕先提督抚治郧阳等处地方今总理河道前督学山东按察副使豫章(江西)吴桂芳撰”。

  但从吴桂芳撰写的千余字的《改建郧阳府儒学记》中可以看出,他非常重视教育,认为提高人的素质才是治政之本。在该文中提到,“青衿之士,喁喁兴奋,以为山川之胜若有待于今日,非偶然者。”“郧自开府以来,诸凡经制规划,大都一遵旧章,按成宪,鲜有大剺革。而独于学宫一迁再迁,至累三四迁而始定者,首善之地不得不详且慎矣!嗟夫,观于此而诸君子计安地方之志。殆汲汲矣!”由此看来,当时郧阳地方政府非常注重教育。

  据了解,除吴桂芳撰文碑之外,大丰仓内还保存着记事碑、功德碑、祠堂碑、始迁祖碑、宫观寺庙碑、乡约村规碑,但多半是清代中晚期的,顺治、康熙、雍正年间的少见。

  大丰仓历史意义深远

  郧县大丰仓作为粮食储备仓库,是我国少见的大型古代建筑。大丰仓内的顺治年朝阳庵碑、乾隆年修山陕馆碑等碑文,刻有称郧阳“南望武当,俯瞰汉水”等内容,反映出当时山西、陕西、江西、湖广、河南、安徽等地在郧经商者人数之众,当时郧阳府城的商业繁荣。因此,无论对于研究明清两代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对于研究古代科技、建筑艺术以及现代人文资源开发方面都有极其重要意义。

  为此,郧县政府划定保护范围:北起原郧县食用油公司新家属楼西南滴水为界,东至老209国道,南达小西关老街道中心线,西临209国道 (沿江大道)的区域为保护范围。北部从望江楼至老监狱一线,东部从老监狱经老烈士陵园、天主教堂东30米一线,南部到达小西关老街中心线,西部止于汉江的范围为大丰仓建设控制地带。

  近年来,郧县大丰仓因年久失修,其屋顶已出现坍塌,多处残破衰败。为此,去年郧县粮食局筹措资金100万元对大丰仓进行全面修缮。

  郧县文物局局长周兴明说,大丰仓作为官方仓储之功用延续了几百年的历史,对于研究当时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仓储制度,以及了解当时仓储的建筑格局、建筑工艺、仓储技术及其建筑本身,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上一页
WWW.YUNYANGFU.COM 网站联系方式:380108531 13636263189 -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