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二十回:郧阳五台山的革命烽火

郧阳革命烈士陵园

 

郧阳五台山坐落在郧县大柳乡境内,与陕西商南、河南淅川相邻。它虽然没有山西五台山的名气那么大,却有着许多惊人相似的地方。山西五台山是佛教名山,郧阳五台山上也曾有大型寺院,虽然建筑已毁,但残垣断壁依然历历在目;山西五台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著名抗日根据地,郧阳五台山则是中共郧阳地方党组织于1929年创建的鄂豫陕联边区武装力量活动的地方。

文/黄忠富

中共郧阳地方党组织始建于1926年。那年6月,在武汉读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4位郧阳籍学生党员詹邦经、毛邦浩、王世范和赵奎甲,受中共湖北省委书记陈潭秋的指派回郧阳发展党员,创建党组织。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就发展党员40余人,先后在安阳口、龙门塘、城关镇、黄龙镇和十堰镇组建了5个地下党小组,他们发动群众,反抗压迫。安阳口地下党小组以松茂堂药铺为据点,并设立邮政代办所与省委和各个党小组取得联系,指导着郧阳各党小组的地下工作。12月,中共湖北省委又借地下党员燕鸣轩回郧阳担任教育局长的机会,指示他回郧后筹备召开郧阳地下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7年2月5日,中共郧阳地方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郧阳城里的地下党员杨建的家中召开,会期1天。燕鸣轩、詹邦经、赵尚九、杞舜华等15位党代表,代表着郧阳43位党员与会。会上成立了中共郧县委员会,选出常委9名,除燕鸣轩为县委书记外,其余分别担任农运部长、妇女部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工运部长、商运部长、青运部长等职。会议通过了当时的工作方针和号召民众的口号。通过的工作方针有四条:组织党员认真学习 《共产党宣言》,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积极开展党建工作,把各党小组发展扩大为党支部;以安阳镇为重点,积极发展农民协会;积极筹备,在三月份成立有共产党员参加的国民党郧县县党部 (当时是国共两党合作期)。拟定的口号有: “把农民组织起来”、 “把民众团体组织起来”等。


按照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方针,中共郧阳地下党通过积极运作,在国民党郧县党部成立时,绝大多数中共郧县县委常委成员成为了国民党郧县县党部的执行委员,这为以后更好地开展革命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郧阳开展起来了。尤其在安阳镇及其周边,成立了安阳、龙门、细峪、崌峪等18个农民协会,发展会员1500多人,开展了抗租、抗捐活动,打击了土豪劣绅的私人武装,收缴了大量枪支,领导农民减租、分田地。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郧阳革命的烈火首先在安阳镇点燃,与早年从安阳走出去的共产党人杨献珍有很大的关系。


然而,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人。4月下旬,国民党驻郧旅长刘文瑞与安阳保卫团团总赵文启勾结起来,砸毁了国共合作时期的郧县县党部,对已经公开身份的共产党员进行抄家和追杀。轰轰烈烈的郧阳农民运动遭到了镇压。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叛变革命。在郧阳,公开了身份的党员不得不外出隐蔽,没有公开身份的也暂时停止了活动,为以后坚持斗争留下火种。

1927年8月,陈潭秋派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生、郧阳籍学生燕若痴回郧阳恢复地下党组织。燕若痴回郧后,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1928年11月,中共湖北省委又派襄阳中心县委书记宋奎卿来郧阳,建立了中共地下党特别支部,宋奎卿任支部书记,燕若痴任支部副书记。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安阳、城关两个区委和南化塘、大柳、鲍峡、十堰、黄龙、白桑关等7个地下党支部,在全县组织抗捐团,开展对敌斗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共郧县特别支部决定将党的工作由城镇转入农村,开展武装斗争。他们将目光投向在郧阳北山鄂豫陕边界活动的马氏三兄弟领导的农民自卫武装。


马氏三兄弟分别叫马树理、马树贤和马树光,家住郧县大柳乡方家湾,是方家湾一带有名的大户。马家与家住大柳老庄的地方民团团总宋胜宾有宿怨,为了报仇,马氏三兄弟于1927年底悄悄卖掉了自家18亩土地,从河南买回8支长枪、6支短枪,组织起一支有20多名穷苦农民参加的武装,自称马营,并分别自立为大营长、二营长和三营长。


1929年春,宋胜宾带着50多名团丁到方家湾收大烟款,马氏三兄弟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报仇机会。马氏三兄弟在家宴上设下埋伏,把宋团总和随从灌得酩酊大醉,趁机缴了他们的枪支,使马营的队伍一下子壮大起来。


马营的壮大震撼了国民党郧阳地方政权,他们不断派出兵力清剿,企图消灭这支武装力量。中共郧阳地下党组织决定收编这支武装,将其改造成为鄂豫陕边区联防队。


自1929年春,宋奎卿、燕若痴分别多次到大柳乡深入马营,向马氏三兄弟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奋斗目标,逐步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并介绍他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把马营改编为鄂豫陕边区联防队后,中共郧阳地下党还为其补充了40多支步枪。


在马氏三兄弟中,老二马树贤最为精干。他不仅头脑灵活、聪明能干,为人也诚实可信,同情农民的疾苦,不管是在家族里还是在队伍中,威信很高。鄂豫陕边联队的队长虽然是哥哥马树理,马树贤和弟弟马树光只是副队长,但是这支队伍实际掌握在马树贤手里。所以当宋奎卿、燕若痴建议他们把队伍拉上五台山、以五台山为中心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时候,马树贤力排众议,坚决拥护共产党的主张。



中共郧阳地方党组织确定鄂豫陕边联队以五台山为中心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主张,是十分正确的。


五台山位于郧县大柳乡,山下有一个叫大柳树的小村庄。村庄的得名,是因为村头有棵千年老柳树。五台山的地势十分险要,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坡,只有山前山后两条小道可以到达山顶。山上惟一的一座寺庙建在最高峰,寺庙四周有三道石砌高墙,形成了三道屏障。三道石墙上有三道石门与前后的小道相连接,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五台山地处鄂豫陕交界,向西到陕西赵川不足20公里,向东到河南荆紫关也不过30多公里,历来就是一个“三不管”的地方。虽然五台山一带属秦岭山脉,崇山峻岭绵延不绝,横七竖八的山沟就像一座非常大的迷宫,不熟悉的人钻进去根本出不来,但大柳树所在的山沟却是一道峡谷,从陕南一直通到豫西,是西北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发生在五台山下的重大历史事件不知道有多少。汉代萧何追韩信经过了五台山下;唐安史之乱时,薛丁山、樊梨花夫妇曾经派兵驻守在五台山上保护这条重要的通道;1932年10月,徐向前、张国焘、陈昌浩率领红四方面军长征经过五台山下;1934年底,程子华、徐海东率领红25军长征也经过五台山;1946年7月,李先念率领中原军区机关和部队经南化塘激战后,从五台山下冲出重围……


正是因为五台山的地理位置重要,山下那个小村庄自古就是这一带的行政中心。现在的大柳乡政府虽然已经从这里南移了几十公里,但还是把名字给带了过去,依然叫作大柳乡。



中共郧阳地方党组织领导创建的以五台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引起了国民党地方政权的极大恐慌,可是陕西和河南的国民党政权因为没有管辖权而不好过问。湖北郧阳的国民党地方武装倒是出兵 “清剿”了几次,却因为没有收到什么效果而不了了之。


鄂豫陕边联队正是利用五台山一带的有利地形,与敌人展开周旋,搅得敌人十分头疼。敌人来了,他们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躲进深山里,再寻找战机消灭敌人。几次下来,敌人看出这样的 “围剿”实在没有什么意义,就不再派兵 “围剿”,只是在去郧阳城的方向采取守势设防。


国民党的退守给了鄂豫陕边联队绝好的发展机会,他们相机在三省境内组织民众,打击民团,宣传共产党的主张,扩大自己的力量。


1929年春,鄂豫陕边联队刚成立不久,就冲击离郧阳城仅10公里的大堰镇公所,制服民团团总胡凯,缴获了大堰民团的枪支和银元。同年夏,鄂豫陕边联队从韩家洲渡过汉江,直捣堵河重镇黄龙,击毙郧县民团联防队团丁30多人,缴获枪支20多支。


在中共郧阳地下党的领导下,鄂豫陕边联队迅速壮大,仅1年多的时间,就经历大小战斗数十次,把革命根据地扩大到三省交界4个镇的5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队伍也由20余人发展到500余人。鄂豫陕边联队还在大柳树村设有兵工厂,专门负责部队枪械的维修。

1930年初,鄂豫陕边联队发生了一件大事。


当年春季的一天,马树贤率部攻打郧西县三官洞民团团总曾正仁。战斗中他们虽然缴获了敌人的枪支20余支,但马树贤却身受重伤,不久就牺牲在五台山上。


由于中共郧阳地方党组织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对鄂豫陕边联队进行认真的改造,队伍的流寇习气还十分严重。马树贤的牺牲,造成队伍群龙无首。马树理和马树光虽然也是共产党员,但他们的革命智慧和革命意志均大大逊色于马树贤。因此鄂豫陕边联队从此一蹶不振,不仅再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而且逐渐松散,直至叛变革命。
鄂豫陕边联队转衰的另一个原因是,1930年夏天,中共鄂北特委负责人被捕,地下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宋奎卿和燕若痴等共产党人被迫转入地下活动或避匿他乡。


驻郧的国民党张连三部与郧阳地方民团纠集起来,对我郧阳五台山革命根据地进行 “围剿”,致使鄂豫陕边联队损失过半。最后,马树理和马树光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叛变了革命。


但是,马家两兄弟的叛变开始并不为中共郧阳地下党所知。


为了尽快摆脱五台山革命根据地的不利局面,1932年,上级党组织决定派附近的革命武装增援马部,迅速扭转鄂豫陕边区的形势。当中共均县地下武装负责人纪鸿恩 (均县游击队队长纪大纲之子)带着100多人的队伍到达五台山与马部会合时,却被马家两兄弟连人带枪都扣留了起来。后来虽经郧阳地下党多方营救,马家两兄弟把人给放了出来,却坚持一支枪也不肯返还。就这样,马家两兄弟的叛变行为由隐蔽走向了公开。


至此,中共郧阳地下党所领导的五台山革命武装斗争就这样失败了。


1934年底,红25军长征从豫西荆紫关进入郧县南化塘那一天,刚好马树理带了两个护兵骑着马从郧阳城里回大柳老家去过年。马树理回乡的消息立即被中共郧阳地下党得知,并通过地下交通站报告给了程子华、徐海东将军。


由于从县城到马家老屋的路程将近100公里,山路十分崎岖,当天夜里,马树理和两个护兵就留宿在途中一个保董张八仙家里。这一天,恰好另外一个叫徐光耀的保董也在张八仙家里做客,他们就一起稀里糊涂地被红25军来了个“一锅端”。红军把马树理等人带到郧西县的三官洞,经公审后,将马树理与其余40多个土匪恶霸一起就地镇压。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郧西县的三官洞既是弟弟马树贤负伤牺牲的地方,又是哥哥马树理得到镇压的地方。所不同的是,弟弟至今仍受到当地人民的追忆,而哥哥至今却受到当地人民的唾弃。


消灭了马家叛军后,红25军于1935年1月15日进入郧西县庙川地区停留下来,开始了动员民众和发展地方武装的工作,重新开辟了鄂豫陕根据地,并在这里坚持了1年多的时间。


1936年,红25军继续长征后,留下红74师坚持在鄂豫陕边区,后改编为陕南游击队,直到新中国成立。

WWW.YUNYANGFU.COM 网站联系方式:380108531 13636263189 -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