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回:郧县冻青沟有多少待解之谜?

敏记园仅剩偏院。

何氏祠堂精美山花。

杨泗庙上俯瞰汉江。

不久前,省政府核定公布了新一批省文物保护单位,我市新增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2处。其中,郧县冻青沟古建筑群成为此批省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典型代表。

冻青沟古建筑群位于郧县胡家营镇冻青沟村,该古村落所在的山谷由纵横两道谷地呈“Y”字形交叉而成,其一面临江,三面环山,犹如一个神秘、独特的世外桃源。村里现存8处古民居、2处庙宇以及家族祠堂、影壁、寨堡、古道,共14处遗存。

今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郝少波一行35人,经过一周的考察、测绘后认为:冻青沟古建筑群较完整地保存了具有各方面功能的古代遗迹,为研究明清时期聚落和古建筑特点,提供了难得的原始资料。同时,由于该村古民居古建筑均是何氏家族遗存,为研究鄂西北传统血缘型聚落建筑特点提供了实证。

山沟沟深藏14处明清古建筑

冻青沟古村落位于郧县胡家营镇东部汉江南岸的大山深处,是一处尚未被开发且知名度不高的村落。该村距郧县城关约72公里(直线距离约46公里),逆江而上至陕西白河县城关约21公里。日前,记者从十堰城区驱车两小时,实地探访了这个神秘独特的世外桃源。

记者从村里了解到,由于该村出口直面滔滔汉江,村子深藏山谷,交通极其不便,冻青沟古建筑群长期以来不为外人所知。只到2009年,郧县文物局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活动时才首次发现了这个仍然保持较好原始形态的古村落。

深入该村,记者手机信号由弱到无。顺谷而上,山势高耸,错落起伏。该村村书记胡广宝介绍,该村最高山峰海拔814米,谷地林木茂密。野生动物有野猪、獾、麂以及各种鸟类等,种类多,数量大;盛产野生竹笋、蘑菇、山药,以及天麻等各种药材。山中民风淳朴,村民勤劳善良。

该村何姓为大姓。该村75岁的老书记何存连至今仍保存着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清同治版何氏家谱。据何氏族谱记载:何氏家族的先祖何东湖、何东海兄弟二人于明成化15年(公元1479年)由江西瑞昌来到郧阳做生意,并在郧阳落脚,到清代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

何氏家族奉行先人“耕读传家”的古训,家大业大,人才辈出。家谱中记载,何氏家族仅贡生就达上百个,其他官员更是不少。

何存连说,可能是看中冻青沟优美的自然环境和适宜“静修”的人文氛围,何氏祖先中的一支选择五峰乡前山、胡家营冻青沟一带作为家族的栖息之地,并在此建起了何氏庄园,前后至今已经有530年的历史。村落中所遗存的古建筑皆为何姓祖先在创业和生活过程中所建。据老辈人讲述,以前村中古建筑更多,由于各种原因损坏过半。目前,冻青沟尚存古建筑有14处,主要有:何家老庄、庆畅园、娘娘庙、杨泗庙、何家祠堂、秦记园、善记园、敏记园、俞记园、玉记园、照壁(影壁)、杨家寨(七队寨)、古道、邦田子老屋。

何九爷耗时20年修建庆畅园

山路崎岖,幽静潮湿。走访中,何存连向记者介绍了冻青沟昔日的辉煌。在14处古建筑中,杨家寨寨墙、寨门等主体部分尚存,寨内的墙基、储水井等部分保存较好。而何家老庄,整个老庄因为原先曾发生过火灾而面目全非,仅有几座房屋的墙体和原先的建筑台地格局还能看出当初的辉煌。

令人高兴的是,目前,庆畅园、娘娘庙、杨泗庙、何家祠堂、秦记园、善记园、俞记园、玉记园、照壁(影壁)和邦田子老屋保存情况较好,大多数屋内目前还有人居住。

村里古建筑最典型的当属庆畅园。该建筑选址于平行汉江走向的山谷深处,是何氏家族早期建造的一处大宅。该建筑五开间单进院落,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宅院,也是冻青沟最大的宅院。

从外面看,庆畅园是一座五开间的房屋;走进去,可以看到一个天井院,左右厢房依次相连。虽然房子整体看上去较旧,但从很多细节上,记者仍然可以看出该建筑昔日的奢华。

与别的院落不同,庆畅园正大门门框、门墩均是由坚硬的石头打造,看上去结实、美观、大气,花纹图案至今仍然清晰可见。园内所有门窗,均是传统木雕镂空工艺。在房屋屋檐下,甚至不容易看到的房屋后檐,目前仍然可以看到很多精美的彩绘。武松打虎、孔融让梨等许多历史故事,包括十二生肖图案,至今看上去依旧精美绝伦。

庆畅园内如今住着一位老太太。老太本姓雷,嫁给何家,随夫姓何,95岁高龄的她至今耳聪目明。何老太太介绍,自己住的房子是丈夫30年前买的。自己年轻时,这房子到处都是雕花,就像宫殿。

“这个石门墩,看上去圆溜溜的,花纹不复杂,可听村里的老石匠说,古代没有电动工具,做这样一对门墩,手艺精湛的至少要10天。”见记者疑惑,何存连又指着屋内的窗户说:“这个更复杂,一个木工雕一扇窗户要半个月,这座房子大小窗户六七十扇,你算算需要多长时间?”

石门墩、镂空窗户仅仅是庆畅园庞大建筑的一角。记者了解到,整个庆畅园共有34间,如今保存有29间。 何存连介绍,庆畅园修建于道光年间,至今约有190年历史,为何家大地主人称“何九爷”所有。据何氏家谱记载,何九爷地产分布郧西、郧县以及竹山、竹溪多地,年收租约35万斤粮食。何九爷有三位妻子,膝下有6个儿子。

“何九爷为人仗义,当时门前进山通道遭遇山体滑坡,凡是来此帮忙疏通道路的,全部安排食宿,百余人在何家吃住一年。”何存连说,不少老辈人说,当年何九爷修建整座豪宅,前后耗时近20年。不少工匠来时满头青丝,等房子盖好后,头发已经花白。

冻青沟留下许多待解之谜

应市文物局的邀请,今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郝少波一行35人,对冻青沟村其现存的14处省级文物建筑进行为期一周的测绘记录。

郝少波总结冻青沟古建筑群的特点:冻青沟的建筑具有典型的鄂西北山地建筑特征,建筑选址在山脚,院落多为单进单路,极少数设有偏院、侧院。建筑基本上都是硬山、小青瓦屋顶,檐口多施有彩绘或浮雕装饰;建筑对外较为封闭,较少开窗,对内均设天井院,多较为宽敞。特别是正屋的堂屋均为木格雕花槅扇门,直接对天井敞开,两侧厢房也多用木板隔墙和木雕门窗,致使天井院内建筑立面十分丰富。

虽然古建筑群已经得到专家高度肯定,但这个村落仍有许多未解之谜。近两年,来村子参观的人多次问胡广宝,200年前冻青沟肯定是汉江边的“别墅区”。曾经如此繁华的地方,为何“冻青沟”地名却如此普通?

对此,胡广宝也费了一些心思去查证:清代康熙以来所编修的《湖广郧阳志》、《郧县志》等皆记载有“冻青沟”地名,以及相关人和事。当时称“洞静沟”,一说是这条沟口周围山上长满冬青树,把房屋都遮蔽了,过路行人看不见山坡上人家,于是称之冬青沟;另一说是该地原有一山洞,是一处静修之处,是为洞静沟。最终谐音衍化而成“冻青沟”。几种说法,均没有定论。

除了庆畅园,被专家称为冻青沟最精美的建筑娘娘庙也很独特。娘娘庙彩绘木雕、砖拱台阶、溪流古道处处透着精细与完美。为什么冻青沟人如此重视“娘娘庙”道教神灵呢?也不可知。

杨泗庙选址在沟口的山顶处,面朝汉江,视野开阔。相传为水神杨泗将军而设,是冻青沟最显眼的门面建筑。以前汉江水运渔业发达,去杨泗庙焚香祷告是所有船只开船前必须的活动。杨泗何许人也?为什么汉江边的人如此敬重?这个谜底也需要破解。

“交通闭塞,主要依靠渡船与外界联系,一遇到下暴雨,村子就如孤岛,彻底与外界断绝往来;山大地薄,地势不平,地产不多,如此恶劣的条件却为何在数百年居住了这么多大户人家?”胡广宝说,这个谜团也许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去解答。

“冻青沟古建筑群较完整地保存了具有各方面功能的古代遗迹,为研究明清时期聚落和古建筑特点,提供了难得的原始资料。同时,由于该村古民居古建筑均是何氏家族遗存,为研究鄂西北传统血缘型聚落建筑特点提供了实证。”对于冻青沟古建筑群,郝少波高度评价。

至于冻青沟村缘何保存了这么多的古建筑?郝少波认为,恰巧是因为这种落后于时代的交通状况以及位于偏远的山区,极大地减少了现代文明对村落中各种形态古代建筑和遗存的破坏。

WWW.YUNYANGFU.COM 网站联系方式:380108531 13636263189 -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