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回:芈月或经十堰过关垭嫁到秦国

芈月远嫁入秦的路线图。神农架

《芈月传》中的庸芮。

他救芈月于危难,助嬴稷继位,辅佐宣太后成就霸业。晚年的宣太后,只听得进他的话,他是唯一伴芈月到死的“蓝颜知己”。他就是身为庸国后人、秦国贵族的“高富帅”庸芮。其身上,遗传了瑰丽的庸国文化的基因。

而遥想当年,芈月初嫁秦王时,或曾路过庸国……

■通讯员 阚韶辉记者 杨萧瑟

芈月的“蓝颜知己”庸芮帅得不需要“靠气质”

《芈月传》中的芈月,一生有三段重要情感。初恋黄歇,是她人生最初的美好。夫君秦惠文王死后,芈月母子被遣往燕国为质子,屡遭劫难。义渠王是她人生低谷时的一团烈火、一丝温暖,但在真实的历史里,芈月对这个桀骜不驯的男人,是始乱于用、终弃而杀。这三个男人,助芈月成就了不凡的一生,但终究是她人生的过客。

人说男女之间,只有爱情,难容友情。这话不全对。因为运气好的芈月,就有一位助益其一生,且维系终身友谊的“蓝颜知己”。那就是身为庸国后裔、秦国贵族、游走于政商两界的“高富帅”——庸芮。

有关庸芮的正史记载很少,却足见其与芈月关系非同一般。《战国策》记载,秦宣太后临死前,欲让男宠魏丑夫殉葬。庸芮以一席入情入理的话,说服芈月,打消了这个念头。显然,庸芮是深得芈月信任的人。否则,作为长期主政、任性而特立独行的“第一太后”,临死之际,怎么会听他的话呢?

芈月信任庸芮是有道理的。庸芮总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以才智助芈月化解险情。在芈月作为其姐姐芈姝的滕侍,远嫁秦惠文王的途中,出场的庸芮风度迷人,却无需“主要靠气质”。庸芮受秦王之命,和张仪一道,救回被义渠王劫走的芈月,并用激将法,巧劝义渠王十年不扰秦。临别,义渠王反悔。庸芮讲述义渠与秦国交好的利弊,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令义渠王心服口服。后来,芈月生下义渠王之子,遭嬴稷及众大臣强烈反感与反对,又是庸芮,说服群臣接受……

学识渊博、能言善辩、精明能干的庸芮,与芈月一见如故,然后追随相助,发乎情、止于礼,做了芈月大半生的“蓝颜知己”,简直是芈月一生的福气。

芈月及嬴稷凶险命运的转折,全系于秦惠文王的那份立芈月之子嬴稷为王的遗诏上。正是庸芮历经艰险,将芈月迎回秦国,把遗诏交与芈月,助嬴稷登基。

之后的公元前306年,嬴稷继位为秦昭襄王,母以子贵,芈月荣升为秦宣太后,破茧成蝶,开始了长达36年(或说41年)的临朝称制,带领秦国称霸六国,为数十年之后嬴政之统一夯实了基础,堪称推动历史前进的一代女政治家。

宣太后主政期间,庸芮以足智多谋和忠心耿耿,成为其信任和倚重的心腹大臣、得力助手,为芈月平息内乱、实现霸业,做了重要贡献。

尤为重要的是,作为庸国后裔、秦国贵族,庸芮在芈月和秦国王族之间,化身为一种平衡力量,起到了调和矛盾、柔化冲突的关键性作用。

《芈月传》“剧透”庸国的瑰丽文明

庸芮是芈月入秦后,见到的第一个秦国士子。西部秦国,本是蛮夷之地,气质不凡、温文尔雅的庸芮,自出场之后,频频展露博学多才,令人印象很深刻。“高富帅”不可怕,就怕“高富帅”有文化。就连桀骜不驯的义渠王,也感佩庸芮的学识与口才。确实,庸芮之文化和人格的魅力,远非孔武有力的义渠王可比。

这样的庸芮,与其故国——庸国,有难以割舍的渊源。庸芮初识芈月,说自己的故国庸国,是一个小国。其实,秦国是西戎之族,楚国被中原之国蔑称为南蛮,都是春秋时的后起之秀。处于秦楚之间的庸国,资格比它们老得多,疆域、实力长期远超于它们。夏商之际,庸就是汉水上游的古老方国。公元前1046年,庸国以群蛮领袖的身份,率“附庸”的南方八国,参与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立下战功,获得授土封伯爵的殊荣。从此,以庸水(堵河)流域为核心地带的庸国,走向强盛,拥有今天鄂、渝、陕、湘四省毗邻的广大地域。

庸国辉煌的文明,更是非今人所能想象。《古代战事考》说:“惟庸人善战,秦楚不敌也。”它是先秦时期中国最早、最熟练掌握青铜铸炼技术、城建技术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它向北方中原,输送了先进技术,以及博大精深的四灵、五行、八卦、十干等哲学体系;向南方楚国,注入漆器、茶文化与青铜器等文化精髓……

公元前611年,楚联合秦巴,以三大国之力,攻灭了庸国。先秦宗法制的贵族社会,讲究血统、尊贵等级,即使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依然是讲“礼”的,多半不会将亡国贵族赶尽杀绝。庸夫人及庸芮姐弟,正是流亡、附属于秦的庸国宗室后裔,秦惠文王因此纳庸芮的姐姐庸夫人为元妃,并曾应允她为王后。

庸在秦楚之间,三国长期交往,庸文化深刻影响了秦楚两国,故其后裔庸芮,能懂秦楚两国语言,游走各地,见多识广,富有谋略而善于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函谷关与芈月初次相识,庸芮帮她解决了文字和货币转换问题,秦国“国营”钱庄兼药铺掌柜的身份,更使他在解救芈姝时,游刃有余。后来,他又在和氏璧阴谋事件中,果断行动,抓获奸细……

到秦惠文王(前4世纪后期)时代,庸家是在秦已历200多年的资深贵族。庸芮遗传了庸国深厚的文明基因,凭家族传承,习得了庸国高水平的文化素养,在尚武之秦国的朝堂上,是地位尊贵、学养深厚、不可或缺的文臣谋士,故他能够辅助芈月平定内乱、成就霸业,做出非同一般的贡献。

结缘庸国,芈月或经十堰嫁到秦国

芈月与庸芮的大半生朋友兼君臣的深情厚谊,并不是芈月与庸国之缘分的全部。在函谷关二人相遇初识的那一幕中,我们看到,芈月听庸芮说自己是庸国后人,脸上分明露出了如遇故人般的亲切而温暖的笑容。

天上不会掉下好运。芈月最终破茧成蝶,与其说她是运气好,不如说是她凭大智慧掌控着命运。芈月的大智慧,有学养奠定的基础。《芈月传》中,秦惠文王曾携芈月前往四方馆。见四方策士在此云集,欣喜的芈月,就治国问题与学者辩论。秦王见芈月兴致高,答应芈月每月初一、十五,可着男装至此。在剧中,还有芈月看《山海经》、《庄子》等书籍的剧情……

芈月的智慧、学养,源头之一,是启蒙老师——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楚国贵族屈原。这是正史无据、遭人诟病的一则剧情。但作为历史古装传奇剧,按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如此艺术虚构并非全无依据——史学界有人认为,屈原比芈月大一二十岁,而先秦“学在官府”,重教育是贵族社会的风气。

屈原的家乡秭归,正是庸国旧地,其先祖就是庸国的一位国君——伯庸。故屈原《离骚》诗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与庸芮的出身与归属,竟惊人相似。大学者兼大诗人屈原,博学多才的“高富帅”庸芮,俱是庸国宗室后裔,却一个是芈月的启蒙老师,一个是助益芈月大半生的“蓝颜知己”,庸国虽亡,但其丰富的高水平的文化因子,注入了楚国……

芈月不仅与庸国的缘分颇深,身上更是流淌着庸国的文化血脉,脑子里有源于庸国及楚国的学养见识。主政后,芈月嬗变为“铁血太后”,那种勇武善战的性格与谋略,隐然有庸国人“善兵振武”、“狂放狡黠”的精神。

最后,终于要说到芈月作为其姐姐芈姝的滕侍,远嫁秦惠文王的路线问题了。从江汉平原上的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出发,到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在公元前4世纪的交通条件下,这是一段舟车劳顿、历经数月的漫漫长路。一般认为,这条出嫁路线,应是郢都——邓邑(襄阳)——武关——咸阳。因为除函谷关之外,《芈月传》的剧情明确了途中另一个重要地名——武关。这是秦楚边界上的一处重要关隘,位于今日陕南商洛。战国末年,楚怀王被骗经此入秦;白起打鄢郢,从这里由水路入楚;秦末,刘邦迂回中原,偷袭武关灭秦……

如此,芈姝、芈月等远嫁秦国及送亲的浩荡队伍,是有可能经十堰、过关垭入秦的。邓邑(襄阳)与武关之间的路线,是剧情和历史的双重空白。历史地图显示,邓邑去秦,还有西北向的秦巴谷地这条道路,即从襄阳西进房陵,过上庸(庸国故地,今竹山、竹溪),翻关垭(秦楚边界),再西经西城(安康)或北绕武关,终至关中的咸阳。这条路线,比北上的川河密布的南阳谷地,有更加便捷和水阻较少的优势。而这条路线,也是秦楚争战的军队、秦汉传驿的快马、汉唐流放的贵胄、古代南北的商旅,频繁穿越的经典路线……

WWW.YUNYANGFU.COM 网站联系方式:380108531 13636263189 - 返回主页